20191107X診所視頻和筆記:朱焜,立冬,泡腳,立冬養生,養冬,補冬
本頁提供2019年11月7日星尚頻道X診所節目視頻全集和要點筆記,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朱焜。主題是《立冬養生寶典》。主要介紹立冬如何補冬和養冬,什么是養冬,立冬該如何正確泡腳等相關內容,百年養生網提供視頻全集的在線觀看和主要內容介紹(節目要點筆記)。
圖:立冬養生寶典
朱焜:上海市中醫醫院肛腸科藥膳科副主任醫師;上海藥膳協會副秘書長。
立冬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,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。每年陽歷的11月7日或8日,太陽行至黃經225度,便是立冬的時候了。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開始。冬是終了的意思,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,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。
立冬之后,就預示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,人體的陽氣也慢慢下降,導致血液循環變慢,容易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,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立冬養生。俗話說“立冬補冬,補嘴空”,冬令進補不僅能調養身體,還能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能力。
南京有句諺語,“一日半根蔥,入冬腿帶風”。一立冬,老南京人吃生蔥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蔥性溫味辛,能發散讓人出汗,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,陽氣運行便通暢了,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。
在廣東潮汕地區,立冬要吃甘蔗。甘蔗能成為“補冬”的食物之一,是因為民間素來有“立冬食蔗齒不痛”的說法,意思是“立冬”的甘蔗已經成熟,吃了不上火,這個時候“食蔗”既可以不傷牙齒,還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。
在閩中地區,立冬時會將山白芷根、鹽膚木根、山蒼子根、地稔根等剁成片,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后,撈去根塊,再加入雞、鴨、兔肉或豬蹄、豬肚等熬制。草根品種眾多,配方也多種多樣,但都躲不開補腎、健胃、強腰膝的功能。
俗話說“北吃餃子南吃蔥”。北方人愛在這一天吃餃子,最早是來源于“交子之時”的說法。“交”是交替的意思,立冬意味著冬季的開始,換句話說,這一天也就是秋季和冬季交替的時刻,即交子之時。而“交子”與餃子諧音,為尋求一個好兆頭,在這一天吃餃子自然便順理成章了。所以立冬吃餃子的傳統,在北方已經流傳了上百年。
養“藏”就是指在冬季將物質能量儲藏在身體深處,為以后做足儲備,所以就有了“冬令一進補,春天可打虎”,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”的說法。
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。對于成年人來說,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
立冬后,晝短夜長逐漸明顯,天氣逐漸轉冷。此時起居方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以利于陽氣的潛藏,陰精的蓄積。
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、養陰培元,有益于在冬季陽氣潛藏,陰津蓄積。要早睡晚起,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。
由于冬季萬物凋零,常會使人觸景生情、抑郁不歡,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,如欣賞音樂、訪親會友等,這樣可以消除冬季低落情緒,振奮精神。
冬季要保三暖:頭暖,背暖、腳暖,這幾處如果受寒,我們機體的的抵抗力下降,極易發生傷寒。
冬天建議戴帽子,為頭部保暖,建議少穿低領的衣服或者戴圍巾,穿秋褲和背心,晚上可以用熱水泡泡腳。
https://v.qq.com/x/cover/mzc002003jtz1w7/h0032go1267.html?
20191107X診所視頻和筆記:朱焜,立冬,泡腳,立冬養生,養冬,補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