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骨神經痛的臨床癥狀有哪些及經絡穴位診斷
坐骨神經痛,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,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。前者指坐骨神經本身病變,多與感染有關,受寒可誘發;后者指在坐骨神經通路的鄰近組織病變所引起。
本病中醫歸屬于“痹證”、“腰腿痛”范疇。一般認為由風寒濕邪客于足太陽和足少陽經脈,氣血阻滯,經脈痹阻不通所致。
圖:坐骨神經痛
【臨床癥狀】
本病以單側為多見,主要沿坐骨神經通路,即腰、臀、大腿后外側、足背等處發生放射性、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,每當咳嗽、噴嚏,或用力時加痛劇。沿坐骨神經通路,常有壓痛點。直腿抬高試驗為陽性。
【穴診提要】
腎腧是足少陰腎經之腧穴,中醫理論說:“腎主骨”,故腎}i是診治坐骨神經痛的特定穴,具有定位診斷作用。坐骨穴,是近代臨床診治坐骨神經痛的良效經驗穴,對坐骨神經痛有定性診斷作用。
腎輸與坐骨穴結合,體現定位與定性穴配套一致的原則。此2穴的壓痛及其陽性反應物,揭示了坐骨神經痛的臨床診斷意義。